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评审结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申报项目《逐光的孩子》成功入选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成为全国19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培育项目之一。
《逐光的孩子》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舒辉波的原创长篇小说。小说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范献龙等支教典型为原型,讲述了一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苏老师在鄂西山区蓝溪小学支教的经历,是一部聚焦乡村教育和乡村生存图景的现实主义力作。
小说年10月创作,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年10月,《逐光的孩子》出版,当月上榜“中国好月度书榜”,并角逐“中国年度好书榜”。
《逐光的孩子》作者舒辉波与孩子们在一起
年,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他放弃了就业,参加了当年的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进入了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当副校长。一直到年,范献龙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原神农架林区下谷中心学校)做了7年支教老师。7年里,范献龙在下谷坪第一个使用多媒体教学,第一个募集资金设立助学金,第一个引入社会力量共建校园,第一个倡导开办家长培训班……他背着笔记本电脑,带着投影仪,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培训家长余人次。
从下谷坪到城关镇、松柏镇多公里,从学校到最远的孩子家近90公里,遇到大雪封山或山体滑坡,只能靠步行。几乎对每一个学生,范献龙都做过家访。多公里,这是范献龙支教期间走过的路。他会成为孩子们心底的一粒种子,伴随孩子们长大。
7年,一个人,坚持做,改变看得见。学校每年都有新变化,在硬件设施上和大城市的示范学校几乎没有差距,老师们也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校的门楼从水泥变成电动,卫生间从沼气式变成水冲式,操场从水泥地变成塑胶跑道,食堂也提供了学生标准餐。教学楼、学生宿舍修得漂亮,孩子们的校服尤其漂亮,是由政府补贴购买的。全区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不交费,吃饭补助钱,冬天不受冻,坐车补车钱”的目标。范献龙说:“最大的改变是人。孩子们学成之后大多回到家乡,有当老师的,有进政府部门的,更多的是自己开办民宿或者进了旅游公司。当地多雪,先前让人出行不便,现在已经有了五个滑雪场,造福百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范献龙的家在湖北荆州农村,家里兄妹3个是在老师长年的资助下才上完了高中。年,在他高考前一个月,外出打工的父亲突然受伤致残,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当范献龙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到后,身上剩下不到元。就在范献龙感到绝望的时候,国家资助高校贫困生的重大政策——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全面实施,他成了第一批领到贷款的学生。
范献龙说:“我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离不开社会的关心。正是这些帮助,我才有今天,我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国家和社会。在神农架,我有了这个机会,也找到了回报的方式。”范献龙决定资教时,湖北省教育厅提供了1.5万元的奖金,替他偿还大学期间的贷款。他觉得,要用一辈子来报答所有的帮助。于年7月参加湖北省首届“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教育扶贫着眼未来,需要几代人继续努力;教育扶贫培养的是新农村的新主人,改变的是几代人。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为了光。他们传递心中的火把,把光和热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照亮了更多的人。
小说出版之时,恰逢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正值教育部思政司启动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培育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逐光的孩子》为基础,积极组织辅导员团队和中文系教师合力筹备申报工作。项目申报聚焦“支教扶贫无悔青春”主题,体现了“三全育人”格局下专任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牵引作用,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充分挖掘了作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信念的育人元素。
素材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