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www.csjkc.com/yydt/m/511.html
中西新“生”带
编者按
近日,国家发改委接连印发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两条蜿蜒而行的生态经济带,在为全国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中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以及竞争力,借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联动,共促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新“势”野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
11月伊始,中部崛起再添新动力:国家发改委接连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至此,酝酿多年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地位进一步确定。
其中,“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实施、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的表述犹如一剂强心针,包括襄阳、淮安、连云港、荆门、天门、安康、汉中、盐城、宿迁、扬州、济宁、蚌埠等在内的汉江、淮河流域城市视其为区域发展重大利好,纷纷摩拳擦掌,意欲抢占发展先机,成长为中部崛起新的增长极。
11月10日,以“区域联动跨越发展”为主题,中国(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博览会举办。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5个省份的60多家体育产业企业参展,综合展示了智慧体育产业产品、高端体育器材、装备及其产品。其间,来自5省的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就“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区域协作联动”进行对话,并发起了“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联盟”倡议,配合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升级改造的需求,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内相关体育产品和服务主体之间搭建起“信息共享、资源互助、政社联动、智库支持”的平台,推动区域体育产业深度合作。
“带”之缘起
翻开地图,淮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是我国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汉江流域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是西北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桥梁,具有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枢纽功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并不是横空出世,汉江、淮河流域地区多年来一直在积极谋划。
自年以来,淮安市站在淮河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以淮河干流为先导区,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把淮河变成一条造福两岸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产业大道和生态廊道的总体构想。
年10月,在湖北省委十届三次会议上,湖北省就提出要继续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进一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动“两圈两带”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
酝酿多年,而今批复,从国家层面统筹决策、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有利于资源的分布和城市间的协调行动。
随之,新的“出海”通道呼之欲出。“打通淮河出海通道,推进淮河出海二级航道、滨海港直连工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开展滨海港区30万吨级深水码头建设研究;推进淮安、徐州、宿迁、枣庄等内河港口二类口岸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中的一系列规划,将充分发挥淮河水道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纽带作用,引导资金、技术向内陆腹地转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形成联动中东部、协调南北方的开放型经济带。
“带”生多极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依托汉江水道,发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襄阳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协同利用岸线资源,加快滨水生态宜居城镇建设,有序发展临港产业,推动经济溯江而上梯度发展,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线。”“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襄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任兴亮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前襄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要是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正式印发,表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从概念转向了操作层面,把相关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襄阳未来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能级跃升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抓手,也会促进襄阳将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得更好更快。
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主要的任务是担当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口的连云港市,同样也将是催生的新的增长极之一。按照规划,连云港市将纳入到组团城市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依托合作基础和区位优势,支持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济宁—菏泽—枣庄联动发展。”
包括蚌埠、信阳、淮南、阜阳、六安、亳州、驻马店、周口、漯河、平顶山、桐柏、随县、广水、大悟等市县都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于未来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提出,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同时要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探索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带”来协调
一如以往,“协调”是区域发展的关键词。此次也不例外,《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均有促协调的表述,比如“有利于优化城镇格局,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有利于发挥区位、生态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实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联动,促进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
公开数据显示,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范围内年末常住人口1.46亿,地区生产总值6.75万亿元;再观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范围内,年底常住人口万,地区生产总值2.24万亿元。无疑,未来,这些数据将会随着生态经济带的渐落实处而攀升。
一直以来,汉江区域发展并不平衡:中下游地区发展较快,上游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上下游间没有形成协同发展格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中下游地区的55%左右。截至年底,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有多万贫困人口。
在我国流域经济中,南方的珠江、长江流域经济相对发达,北方的黄河、淮河相对落后。过去,在淮河缺少一个国家层面全流域的整体发展战略,而此次《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出台,恰可以弥补这个空缺。
业内人士认为,在南方两条大江已开发而黄河不具备整体开发条件的背景下,开发和根治淮河能有效缩小南北发展差距。该经济带以信阳、淮埠、淮安为三核,以盐城滨海港为入海门户,区域横跨中国东中部,能有效实现长三角经济区、皖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有效对接,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
★
花名册
★
淮河生态经济带
规划范围: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包括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泰州市,山东省枣庄市、济宁市、临沂市、菏泽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桐柏县,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和孝感市大悟县,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1.46亿,地区生产总值6.75万亿元。
战略定位: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
空间布局:构建“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的总体格局。“一带”,指淮河干流绿色发展带;“三区”,指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北部淮海经济区、中西部内陆崛起区;“四轴”,指临沂—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发展轴、漯河—驻马店—信阳发展轴、菏泽—商丘—亳州—阜阳—六安发展轴、济宁—枣庄—徐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发展轴;“多点”,指区域中心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
发展目标:到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到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显著改善,沿淮干支流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大幅度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淮河文化”品牌初步打响,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流域、区域管理体制全面建立,各类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内外联动、陆海协同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到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淮河目标基本实现,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生态经济带。
汉江生态经济带
规划范围:河南省南阳市全境及洛阳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的部分地区,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荆门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全境及随州市、孝感市、武汉市的部分地区,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全境。规划面积19.16万平方公里,年底常住人口万,地区生产总值2.24万亿元。
战略定位: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试验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
空间布局:推动形成“两区、四轴”的空间开发格局。“两区”,指以丹江口水库大坝为界,划分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四轴”,指依托主要运输通道和重要节点城市,构建“丰”字型的重点发展轴线,包括沿汉江发展轴、沿武西高铁发展轴、沿沪陕高速发展轴、沿二广高速发展轴。
发展目标:到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到年,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化,经济转型成效显著,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文化软实力增强,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到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宜居宜业的生态经济带全面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达到新的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彩娜据公开资料整理)
主编丨毛晶慧见习编辑丨史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