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农架探寻野人迷踪

神农架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提到神农架,想必每个人脑海中迸发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野人”,每年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前往神农架游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想亲自探寻下“野人”的踪迹。

野人雕塑野人脚印

那么传说中的神农架“野人”到底存不存在呢?

首先从水环境和食物环境来看,整个林区拥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水系,大小河流条,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6.44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初步查明有高等维管束植物科属种;脊椎动物种,其中,哺乳纲75种,鸟纲种,爬行纲40种,两栖纲23种,鱼纲47种,动物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如果单从面积和生态多样性上来说,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以及这么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人在其中生活的话,自给自足应该也是完全足够了。

神农架有“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国家专业机构也对神农架“野人”真实情况也进行了几个专业的考察,比如,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查“野人”足迹。年至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民间研究组织也进行过多次考察,但收集到的基本都是些“野人”的烘便、毛发等实物。

传说野人身材高大,均在身高2米以上,很多人听到后都会感到错愕,对野人能长这么高表示怀疑。其实如果就自然环境来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空气质量好、含氧量高是长高的一个很重要因素。神农架被称为“天然氧吧”,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是个/立方厘米,瞬间最高峰值每立方厘米曾达到27.21万个,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个的倍。从空气环境来看,长到2米以上完全没问题。

居住方面,林区内洞穴众多,除了有些许潮湿外,其实住在洞穴里冬暖夏凉,还是比较舒适的。

气候方面,神农架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夏季湿润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林区湿度很大,气候变化多端,尤其是夏季看到太阳的时间很少,大多数都是雾气蒙蒙的感觉。游玩的话还是建议选择冬天少雨季节。这种天气确实给神农架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增大了“野人”被发现的难度。

彩虹桥彩虹桥

神农架林区千峰陡峭,万壑幽深,到处都是岩壁栈桥,走在上面不免有点心惊胆战,不知道如果真有“野人”的话,他们是如何在这悬崖峭壁自如行走的。

枫树是林区常见的一种植物,枫叶随处可见,给神秘的环境增添了一丝浪漫,或许情侣结伴探寻野人,感情会很容易升温。

神农架高海拔山峰比较多,仅神农顶风景区内就有海拔米以上山峰6座,有“华中屋脊”之称。最高峰神农顶海拔.2米,也为华中地区最高的山峰,号称“华中第一峰”。或许是因为林区含氧量高的缘故,站在海拔米以上的山峰一点高原反应都没有。

神农架林区风景优美、景观独特,优良的自然环境,不仅适合“野人”居住,同样也适合人类居住。单从环境来讲,有“野人”生存完全没问题,但是,有一个关键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野人”数量问题,如果一个物种要保持正常繁衍,没有几百甚至上千个个体是不能正常延续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寻,目前依然没有找到“野人”存在的确切证据,那就证明“野人”的存在是极小概率事件,不然几百个人的群体,经过几十年的搜寻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但也不能排除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因素,或许真正的答案就等着源源不断到访的游客来发现啦。

不得不承认,此次我的神农架“野人”探寻之旅算是以失败而告终,5天时间基本都是在雾气蒙蒙和淅沥沥的小雨中游玩度过的,就算“野人”真的站在不远处也是很难发现。

最后一天,在去机场的路上,当车子行至半山腰时,无意间看到了云海深处,太阳透过云层间的缝隙照射下来,撒了一地金光,美轮美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