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摇虚山,相信很少有人知道,甚至会以为是小编打字打错了。其实,我想告诉你,这就是一座山,并没有打错。刘伯温在《郁离子》里有一篇《九头鸟》的寓言,当中就说到这孽摇虚山。但有一些资料认为:孽摇虚山是不存在的,系作者刘伯温虚拟的山名。现代百科中的记载,对其也是持否定的。但我不认同这些资料中所说的认定,我更认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它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北极天柜山”,也是湖北的神农架。它们根本就是同一个山而不同名。后人以字辨山,觉得无从可考,遂认定为是作者虚构的一座大山。我们先来看看刘伯温文: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文中大概意思就是说在一个叫孽摇虚山的山上有一种鸟,长有九个头,叫九头鸟。一头得到了食物,则引起其他八个头都来争抢,争得毛飞血流,吃也吃不到咽中去,九个头因此而都受伤。有一只海凫看他们争抢就笑着说:“你们怎不想想不管哪一个嘴食的食物是都是吃到同一个肚子里去的呢?”当然,明时刘伯温所述的孽摇虚山,会不会在记忆中与《山海经。东方经》中所记的‘孽摇羝山’相混淆了,不得而知。因为在字面字音上很是相近,若放在古代说不定就是同一个发音。而且它们的山上都有一种凤鸟。就这点,因此我也不敢十分的肯定刘伯温在讲述这座孽摇虚山时出现与《山海经》中的孽摇羝山混乱的情况。尽管或有之,但不管怎样,在文中说到了有一种长着九个头的九头鸟,而这种九头鸟就生活在一个叫孽摇虚山的山上面。在这里,我暂且只从刘伯温的孽摇虚山来说,而不论说《山海经。东方经》中出现的孽摇羝山。因为尽管刘伯温的孽摇虚山与《山海经。东方经》中的孽摇羝山字面和字音都相近,山上都有一种凤鸟,但孽摇羝山跟下面所要考证的神农架在地域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不作论说。但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却也有记载有一座叫北极天柜山的。这座山在地域考究上与神农架相近。山上住有着一种九首人脸鸟身的神,叫九凤。据说楚地上葬有楚人先帝颛顼和他九位嫔妃。后有人以此认为此九头凤鸟其实所代表的是楚人对先帝九个嫔妃的一种感怀和寄托,九头凤鸟也只是人们对九个嫔妃的一种在意识文化上演化后的化身。关于这九头鸟,还有个传说。传说据说这九头鸟原本是有十个头的,在古人眼中多为不祥之鸟。周朝时周公旦讨厌九头鸟,就命猎师庭氏射掉了它一个头,那个被射掉的脖子一直在滴血,很是恐怖,从此才成了九头鸟。也有资料说:“九头鸟就是九凤,是凤凰的一个种类”。传说楚人的祖先是火神祝融,祝融就是这九头凤的化身,也是楚人的图腾。而楚人,就是现在的湖北人。湖北现在的很多省雕的就是九头凤鸟,也是他们的图腾。这九头凤鸟有直接关系传说的,自古就与湖北分开不。俗语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自古迄今就是以九头鸟作为他们的图腾。而湖北最为神秘的山就是神农架。神农架(有学者认为神农架的名称有误,应该叫‘神龙架’)不但是湖北最神秘的山,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神秘的一个地方。这不是胡扯就能扯上的事,是有事实依据的。据说年11月的一个阴天上午10时左右,一位叫张全新的正在神农架林区泮小张八角庙燕子附近干农活,突然听到空中有奇特的嘘叫声,象沉闷的哨音,跟他以前听到的鸟叫声不同。感觉很奇怪,于是抬头望去,令他吃惊的是发出怪声的竟然是一只有簸箕大小的一只黑鸟,张着翅膀约有两米,更令他惊奇的是那只怪鸟竟长着九个脑袋……近来,就有不少新闻报道,说曾多次有人在神农架里面看到长着九个头的怪鸟。这些传闻,绝不是空穴来风。据现人一些学者考据,自古至今传说中的九头凤鸟,多出现于以湖北为中心的湖南、湖北和河南等地。而当代所发现的九头凤鸟的所在地,就仅限于地处北纬30度~32度的鄂西神农架、恩施自治州和湘西北的石门县南坪河乡。也许,证据还不是很多,但已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了,已是很充分。因此,不管明时刘伯温的孽摇虚山,还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北极天柜山,山上都有九头凤鸟,这与现代人们所发现九头鸟的传闻之地以及学者所考证推论的结果是不谋而合的,是不争的事实,上面都记录得明明白白。由此,我们不但可知九头凤鸟,是一种具有固定生活地域的一种鸟。而且就单从孽摇虚山、北极天柜山和湖北神农架,这三者都同拥有九头凤鸟这点来分析,如月园认为:“刘伯温所说的孽摇虚山和《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北极天柜山,都是在湖北境内,都即是现在我们神秘的神农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