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网长江网讯(记者王玮琦 通讯员李斌 高原)3月22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湖北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个县级以上(含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国考断面优良比例93.7%,创历史新高,全省17个重点城市PM2.5累计均值为年以来最好水平。年,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进行评价,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3.92,稳定在良好级别。17个市(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范围为58.60-88.91,其中神农架林区、十堰市、恩施州、宜昌市和咸宁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4.07%;其余12个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5.93%。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讯员李斌高原供图个县级以上(含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负责人刘爱华介绍,为全面、科学、准确评价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十四五”期间我省共布设个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涉及条河流、24个湖泊的29个水域和22个水库,基本实现河长50千米以上的河流、水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湖泊和库容大于2亿立方米的水库全覆盖。年,全省个监测断面(水域)总体水质为良好。其中水质为Ⅰ~Ⅲ类的断面占88.7%,Ⅳ类断面占9.2%,Ⅴ类断面占1.8%,劣Ⅴ类断面占0.3%。与年可比断面(水域)相比,水质Ⅰ~Ⅲ类比例增加0.8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0.4个百分点。个“十四五”国控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个,占93.7%;Ⅳ类断面10个,占5.2%;Ⅴ类断面2个,占1.1%;无劣Ⅴ类断面。与年相比,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0.5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总体水质为优,20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陆水、涢水、巴河等10条支流的12个断面水质有所好转。汉江干流总体水质为优,1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汉江支流总体水质为优,浰河、天门河、泗河等3条支流的5个断面水质有所改善。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主要支流总体水质为优,22座主要水库总体水质为优,24个省控湖泊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其中大冶湖和野潴湖水质有所好转。个县级以上(含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周薇表示,年湖北省全面超额完成国家目标任务,国考断面优良比例93.7%,创历史新高,虽然碧水保卫战取得一些成果,但有些问题不容忽视:“部分水体水质改善成效不稳固,反弹风险依然存在;一些河湖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短期难以恢复;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突出,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问题依然时有发生。”17个重点城市PM2.5累计均值为年以来最好水平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刘谢东介绍,年,全省17个重点城市PM2.5累计均值34微克/立方米,为年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6.7%,全省10个重点城市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十四五”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改善,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7%,较“十四五”基数提升3.9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6项指标的年均浓度分别为58μg/m3、34μg/m3、μg/m3、22μg/m3、8μg/m3、1.2mg/m3,较 “十四五”基数分别下降10.8%、12.8%、5.5%、8.3%、11.1%、14.3%。全省17个重点城市中,黄石、十堰、荆州、孝感、咸宁、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神农架等10地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个城市依次是神农架、恩施、咸宁。年,全省共发生重污染天气10次,17个重点城市累计发生重污染天数31天,其中最多的三个城市依次为襄阳13天,荆门7天、宜昌4天。PM2.5仍是导致我省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首要污染物。“我省空气质量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受本地污染、区域传输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并不是一个直线下降的过程,未来空气质量出现波动的概率较大。下一步,我们将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以更大努力、更细要求、更实举措,深入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以更多的污染减排来应对更困难的气象条件,确保我省‘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整体趋势向上向好。”刘谢东说。更多精彩报道,请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31.html